close

image  

作者:蘇珊.坎恩

原文作者:Susan Cain

譯者:沈耿立、李斯毅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01日

關於本書: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59988

 

你是內向還是外向的人?內向和外向又具備哪些特質?商業週刊的1297期書摘巴菲特變股神,起因於內向一文源自近期內剛出版一書:安靜,就是力量,此書的觀點清楚的解釋人的內向與外向性格其實是出自於大腦裡面的一塊構造網絡(通常稱為回饋系統)產生了高度的活動力,實驗指出:

 

我們的大腦這一塊構造網絡包括前額腦區底部、伏隔核、及杏仁核。回饋系統的主要功能就是要讓我們對潛在的好處感到興奮,實驗中透過功能性核磁共振可知,不管是任何形式的好事,都可以激發回饋系統,例如期待大賺一筆,或是看到型男正妹的照片。

 

大腦回饋網路中的神經元在傳遞訊息的時候,有一部分的運作須透過神經傳導素在腦細胞之間傳遞訊息,這是一種叫作多巴胺的化學物質,人體接收到預期的歡愉時就會釋放出多巴胺這種「回饋化學物」。有些科學家相信,一個人的大腦對多巴胺的反應越強烈,或者說釋放出的多巴胺濃度越高,這個人就越有可能去追求回報。科學家在實驗中不斷刺激老鼠中的多巴胺活動,老鼠就會在空籠子裡超級興奮,四處亂跑,最後筋疲力盡而死。

 

在心理學有一個名詞稱為「回報敏感性」(reward senstivity),回報敏感的人會非常積極尋求回報,像是升職、中樂透或是和朋友共度開心的夜晚。回報敏感性會讓人產生動力,積極追求目標和性愛、金錢、社會地位、影響力等,讓人想要一步一步往上爬,伸手搆著最遠的枝條,擷取生命中最好的果實。(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政治人物對於權力如此著迷,想當政治人物除了祖上有燒香,自己也要有這樣的本事與性格,要不然怎麼挑起台下的選民高喊,你們說:對不對,好不好!)

 

而書中也提到外向者的多巴胺傳導途徑比內向者活躍,雖然書中提到沒有決定性的理論證明外向、多巴胺、大腦回饋系統三者的確切關係,但是作者同時又依多種研究來說明外向的人比內向的人對於實驗結果更加的活躍,例如康乃爾的神經學家理察、得普找了一群內向和外向的人,施打會激發多巴胺的安非他命,發現外向者的反應比較強烈。而另一個研究發現外向者在賭桌上腦中的回報敏感區塊比內向者更來得活躍。而從醫學解剖來看,前額皮質是大腦中驅動多巴胺的回饋系統中很關鍵的部位,而外向者的前額皮質比內向者大。

 

看完此書倒是解開對自己性格的疑惑。從小,我就自己定位是外向的特質,喜歡交朋友,上台演講總能侃侃而談,人越多越興奮,具有人來瘋的特質,猶記得只要一站上舞台,或者是面試的時候,突然像勇者附身一樣開始滔滔不絕,不用特別準備,緊張也會拋諸腦後,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大學之後將大多時間投入在社團之中,不僅積極爭取幹部位置,更有主導的慾望,凡事親力親為,只要超出自己所規劃的預期之外,心裡會有不舒服,常陷入失落的情緒,影響日常生活。

 

書中也提到回報敏感性高的人也會常常陷入麻煩。例如在股市中獲得豐厚的獎賞,就會非常興奮的更勇於冒險,投入更多的金錢,陷入無止盡的貪婪之中,忽略可能的風險訊號

 

其實,這樣的性格彷彿感覺自己有強迫症,好幾次只要失去主導權,瞬間動力全失,顯現落寞之感。然而在團體之中,外向性格的人總是特別容易受到矚目,具有外向人格特質的人也比較受到注意,享受鎂光燈下的掌聲滿足感遠遠超過實質的物質報酬,相反的,如果被掌聲冷落,情緒起起伏伏,不易控制自己的內在情緒。而對於這樣的情緒反應,在心理學的研究也有佐證。

 

書中特別珍妮絲、朵恩博士說,如果要了解內向者和外向者對於回報會有什麼不同的反應,就必須先認識大腦的構造。大腦的邊緣系統,人類這部分的構造和大部分原始哺乳類是相同的,朵恩稱之為舊大腦,這個系統很情緒化,又很有直覺性,包括許多不同構造,其中就有杏仁核,而且邊緣系統和伏隔核有非常緊密的聯繫,有人把伏隔核稱為大腦的愉樞中樞。(如果器官構造決定我們的行為,那人到底可不可以控制自己的想法?)

 

因為舊大腦會不斷的發出訊號,多吃一點、多追求性愛、盡全力追求你喜歡的東西,不要再考慮了!朵恩相信,這就是舊大腦中追求回報,喜愛享樂的區塊。每個人都有舊大腦,而外向者對於追求回報的渴望比內向者來得強烈,有些科學家已經開始研究一種可能性,認為回報敏感性是外向者的一種特質,更是讓外向者變得更外向的關鍵。如果要判斷誰是外向者的特質,只要觀察它們對回報的渴望,例如爬上領導大位、性愛快感或者是大把鈔票。而研究更發現,外向者在經濟、政治及享樂的野心都比內向者更強烈,因為會帶來正面的情緒。

 

書中又舉英國新堡大學的心理學家丹尼爾、奈透的著作探討個性,提到外向者比內向者更容易感到愉悅和興奮,而這些情緒之所以會被啟發,原因是出自為了追求或捕捉某些珍貴的資源。眼看珍貴的資源即將被掌握在手中,這種期待就會引發興奮,而作者將它稱為外向者的瘋忙,這一股強烈的感覺讓外向者充滿活力與幹勁,我們都知道這種感覺,但是外向者和內向者雖然都會有這種感覺,但是感受的頻率和程度不一定相同。

 

看完此書,也解開了曾好幾個夜不成眠的夜晚無時的懊悔幾乎到手的回報如煮熟的鴨子飛掉難過的情緒,曾經常常反省不應該得失心如此重,原來會有如此嚴重的失落情緒是來自性格使然(真的不是我願意的阿!)。書中也特別提到,如果具有瘋忙特質的人應該多聽聽內向者的意見,來抑制自己的高漲的情緒,因為外向特質的人具有喜愛冒險勇於擊倒路障的決心,但高漲的情緒也伴隨著容易忽略風險。

 

此書並不是要告訴我們外向或內向孰優孰劣,相反的,反而要讓我們重視內向者所可能激發的能量,因為外向者太容易蓋掉內向者的光芒,本書更著重於如果沒有內向特質的人這世界上也就不會有萬有引力、相對論、夜曲、追憶似年華、小飛俠、一九八四、史努比、ET、第三類接觸、GOOGLE、哈利波特等偉大巨著。而本書要傳達的如果你身邊有內向特質的人,要如何引導他們如何和外向者溝通,建立社群、以及如何教養內向小孩的自信,甚至找工作、伴侶、解決家庭、婚姻衝突,以及如何在商場上談判,克敵制勝

 

本書用字遣詞引人入勝,是一本探究心理認識自己的好書,此時此刻的我欲罷不能,寫完筆記我又埋入書本,一本好書值得細細品嚼與收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食矜不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